全球即时看!重大利好!城投融资将进入低成本为主导的时代!
导读:城投融资将进入以低成本融资为主导的时代,政信类产品的安全系数
2023-07-05导读:城投融资将进入以低成本融资为主导的时代,政信类产品的安全系数进一步增加。
7月4日讯,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正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提供超长期贷款,并暂免支付利息,此举或可避免出现信用紧缩。
知情人士表示,近几个月来,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等银行已开始向符合要求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新增25年期的贷款,现行大多数企业贷款为10年期。部分贷款在前4年暂免支付利息或本金,不过利息将在之后累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记者也采访了几家银行和机构人士。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股份制银行目前还未收到相关文件。但机构人士纷纷认为,这一政策存在合理性和必要性。
深圳某股份行理财子公司的评审表示,上述方案的可能性较大,之前他们开会也讨论过这个方案。若这个方案属实,那对改变市场预期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是拆除了城投融资的风险点。
有了银行贷款进入,政信类产品的安全系数进一步增加。这也意味着:城投融资将进入以低成本融资为主导的时代。
系统性风险不会发生
地方债一直是市场担心的点。据财信证券统计,今年1-4月,城投非标违约事件达73件,为2018年以来的新高。
最近三年,财政收入降温,叠加存量债务到期集中,这些弱资质地方城投再融资压力加大,甚至陷入债务压力大、融资成本高、债务压力再度上行的负向循环。但城投债务风险最终可控,毕竟这是一场内债。当下城投债务压力预示着未来或有两大政策推进,一是存量债务压力化解;二是城投运行模式转型。
6月5日,财政部一锤定音,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正按规定抓紧下达,确保符合下达条件的资金‘应下尽下’,为地方分配使用资金留出更宽裕时间。”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是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债务风险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我们已督促有关地方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抓实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整体来看,我国财政状况健康、安全,为应对风险挑战留出足够空间。
关键时刻,财政部的重磅发言,等于给了地方政府债务、城投债一剂强心剂——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我们债务风险不高,总体可控,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也正在加快,援军马上来了!
城投融资依然稳固
中国人民银行新任党委书记潘功胜曾发表《加快融资机制改革创新,促进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谈及“作为单一制国家,理论上讲,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承担着无限连带责任”。
在我国,城投公司很难完全独立成为与政府无关的纯市场化的企业,因此城投债券被视为地方政府背书的高信用等级债券,迄今30多年没有违约。
到2022年末,余额估计在13万亿元以上,占同期全国非金融机构企业债的债券余额的45%左右,包括银行、保险、基金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是其主要持有者。
单纯地从地方政府的负债率上看,市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担心可以理解。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地方债务出现大面积暴雷风险事件、城投债券出现实质性违约的可能性较小。
中国政府的杠杆率水平大约在100%左右,并不算高,相比美国的145%,日本的260%,明显要低。中央还有能力继续加大发债规模,给地方提供支持,可给困难地方一定的“托底”,大力支持其“化债”来降低债务成本、拉长债务期限。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弱复苏的关键阶段,仍需要持续举债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因此需要维护地方政府信用,更加重视确保城投债券的按时兑付,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
毕竟城投暴雷,不单单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政治问题。一旦实质性违约,会引起恶性连锁反应,对整个信用债市场造成难以挽回的持续性冲击。
2018年后金融监管与债务监管持续升级。今年成立的金融监管总局,对金融更是全方位监管,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更强。
虽然部分地方政府总体债务率较高,总体上来看还是得到了妥善的处置与风险控制,并未恶化扩展为整体风险事件,标债更是没有一例违约。
因此从风险的角度看,城投和地方政府已经熬过了最为寒冷的冬天,不存在实质上的根本性风险,距离春天来临其实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