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能从元末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全靠这两人的辅佐
朱元璋为何能从元末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全靠这两人的辅佐,朱元璋和刘
2023-08-01朱元璋和刘邦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布衣皇帝,而史书上对这两人也颇多赞誉。相较于刘邦,朱元璋就显得更为出色,毕竟朱元璋是靠着自己的才能当皇帝的。其实不管刘邦还是朱元璋,他们都有自己的谋臣和贵人,而朱元璋的一生中也遇到了不少贵人,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郭子兴和刘基这两人。
(相关资料图)
郭子兴是朱元璋遇到的第一个贵人,也是影响了朱元璋一生的人。公元1343年,少年时期朱元璋由于不能忍受元朝官府的压迫,于是便投身于皇觉寺为僧。虽然皇觉寺的生活也是困苦的,但起码给年轻的朱元璋提供了一处遮风避雨之所,因而朱元璋对这段生活还是很满意的。
即便如此,腐败的元朝官吏仍然找上了朱元璋的栖身之所。由于连年的干旱导致皇觉寺无以为继,再加上官吏的勒索更使得寺庙入不敷出,于是没有任何依靠的朱元璋被赶出寺庙另谋他生。如果没有这场旱灾,恐怕朱元璋还会无忧无虑的在寺庙中生活。
公元1351年,朱元璋在儿时同伴汤和的邀请下参加了郭子兴的义军,从此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加入郭子兴义军的朱元璋由于作战勇敢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郭子兴在考察了朱元璋之后将其任命为自己的亲卫。在郭子兴的麾下郭子仪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统御下属的方式和手段。值得一提的是,郭子兴为了笼络朱元璋,甚至不惜将干女儿马氏嫁给朱元璋。
在郭子兴的刻意提携下,朱元璋成为了郭子兴手中最具权势的人物之一。虽然朱元璋很感激郭子兴的知遇之恩,但野心还是不可避免地暴露了出来。郭子兴察觉后立即采取行动将朱元璋关押在黑屋中,甚至想要处死朱元璋。但最终在马氏的哀求下郭子兴放弃了这个打算,只是让朱元璋戴罪立功。在这件事情之后,朱元璋彻底学会了掩盖野心,具备了上位者的手段。
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的运用雷霆手段迅速收复了郭子兴的部众,成为了一方诸侯。此时的朱元璋志得意满,也遇到了第二个贵人刘基。说起刘基,大家可能很陌生,但是提起刘伯温大家就很熟悉了。刘基的字是伯温,世人为了方便起见都称刘基为刘伯温。
刘伯温在遇到朱元璋以前命运也颇为波折,他是正统的文人出身,也考过元朝的进士、做过元朝的官,如果不是乱世影响的话,刘伯温或许是一位千古名臣。但是鉴于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刘伯温不堪官场的混乱于是便回乡隐居了。在隐居期间刘伯温学习了大量的兵法,希望得遇明主。
公元1360年,朱元璋攻占应天(即南京),在听闻刘伯温的名声后便邀请其来辅佐自己。刘伯温一看朱元璋的诚意很足,在欣喜之下就答应了。做了朱元璋的谋士后刘伯温也不负众望,很快向朱元璋提出了"广积粮、筑高墙、缓称王"的策略。朱元璋此时正对前景一筹莫展,在看到刘伯温的建议后眼前一亮,最终采纳了这个建议。
朱元璋在经过一番休养生息之后,便开始清除中原大地上的割据势力。在刘伯温的谋划下,朱元璋针对陈友谅等割据势力做出了分步解决的策略。朱元璋先是在鄱阳湖打败陈友谅,之后又制定灭元攻略,从而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格局。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即位,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任命刘伯温担任御史中丞掌管法纪。刘伯温上任后严肃军纪,为朱元璋的灭元攻略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坐稳皇位之后,于是开始了大清洗活动,刘伯温预料到了这一点,因此就辞官回乡。朱元璋在多次挽留无果后,便同意了刘伯温的请求。
拿后世的眼光来看,刘伯温无疑是个聪明人。他知道物极必反,没有长存的君臣情谊,因而刘伯温很快就急流勇退了。果然不出刘伯温的预料,在其离开朝堂后朱元璋大肆清洗功臣,而刘伯温由于识相则免于杀戮。
可以说在朱元璋的一生中郭子兴起了指导和启蒙的作用,而刘伯温则为朱家王朝的建立做了多番谋划,最终才使得朱元璋坐稳了皇位。如果没有这两人的赏识和辅佐,朱元璋的逐鹿天下之旅一定走不长远!